作者简介:
朱金科,中国战略品牌专家,经管类专业著作《打赢品牌仗:用战略思维讲透品牌营销》作者。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,曾在本土战略品牌营销机构华与华工作,对企业发展战略和品牌营销有独特见解和丰富的实战经验,为中国移动、中山大学、韶能集团、东孚集团、智汇电器等中大型企业、事业单位在战略、品牌、营销方面保驾护航。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强势复兴,朱金科也明确了一生的志向——为中国品牌国际化奋斗终身!
写在前面
雷军在创立小米汽车时,曾扬言“小米的目标是做世界前五的汽车企业”。在接受采访时,记者问他:“为什么立下这样宏伟的目标?”
雷军回答:“只有前五是赚钱的,剩下的都亏钱,所以必须要做到前五。”正如手机行业经历过十多年的洗牌,只剩几家大厂,山寨机和小品牌几乎全死了。
要知道,制造业高成本,高负债,薄利润是公认的,整车制造产业链复杂,利润却很少,和互联网、消费电子这种行业完全不一样,比亚迪年销几百万辆,现金流还没有小米多。
雷军造车,哪来的底气和勇气?到底是“无知者无畏”,还是他所说的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?
第一章 屌丝逆袭:小米SU7 ultra开局亮起屠龙刀!
小米SU7 Ultra的发布,凭借其颠覆性的定价策略、工业化规模效应和智能化技术,对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商业模式和品牌溢价形成了直接挑战。
小米SU7 Ultra这把屠龙刀,杀伤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、BBA(宝马、奔驰、奥迪):中高端市场的“躺赚时代”终结
销量与用户流失:
SU7 Ultra的订单中有90%以上来自传统豪车用户,其中宝马5系、奥迪A6、奔驰E级(合称“56E”)车主占比过半。其52.99万元的定价直接冲击了BBA的中大型轿车市场,导致部分消费者放弃原有品牌订单转投小米。
品牌溢价逻辑崩塌:
传统豪车依赖品牌历史和手工工艺维持高溢价,而小米通过工业化规模生产将性能与豪华配置的成本大幅降低,例如全系标配24K镀金车标、Alcantara内饰等,却仅售52.99万元。雷军直言,BBA的“奢华叙事”已无法与工业化效率抗衡。
2、保时捷:性能与价格的“神话”被打破
性能对标,价格碾压:SU7 Ultra搭载自研三电机系统,零百加速1.98秒,极速超350km/h,性能对标保时捷918 Spyder(售价289万元),但价格仅为后者的18%。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在华年销量仅3,200台,而SU7 Ultra开售2小时订单即破万,远超其全年销量。
赛道光环失效:尽管保时捷以纽北赛道成绩巩固品牌溢价,但小米通过“工业化魔法”将顶级性能普及化,用户更关注性价比而非传统赛道标签。
3、路特斯(莲花跑车):高价跑车市场的“弯道哲学”遇冷
降价应对与用户流失:
路特斯Emeya因SU7 Ultra的定价压力,官方降价至50万元级别,与小米仅差1,900元,但仍未能阻止车主转投小米。有用户甚至放弃5万元定金转购SU7 Ultra。
品牌叙事失效:
路特斯CEO强调“速度源于精准过弯”,试图以操控体验差异化竞争,但消费者更倾向于小米的“直道性能+智能生态”组合,传统跑车的“情怀溢价”难以维系。
4、依赖“限量定制”的豪华品牌:产能不足的遮羞布被撕碎
规模化vs稀缺性:
传统豪车常以“手工定制”“限量版”维持高价,但SU7 Ultra通过工业化生产实现规模化降本,年产能规划达30万辆。雷军直言“所谓限量版,不过是产能不足的遮羞布”。
用户心智转变:
消费者逐渐看透传统豪车的营销套路,转而追求“科技普惠”和真实性能体验,而非虚无的“身份象征”。
5、整体传统豪车市场:“高价低量”模式难以为继
小米SU7 Ultra的成功证明,通过智能化、工业化和生态联动,可以同时实现高性能、高配置与合理利润。传统豪车若无法转型,其依赖高溢价、低销量的商业模式将面临结构性危机。例如,保时捷、宝马等品牌已因市场压力多次降价,但仍难阻颓势。
可见,小米SU7 Ultra不仅揭开了BBA、保时捷等品牌依靠历史积淀和营销叙事维持高溢价的“遮羞布”,更冲击了路特斯等小众跑车品牌的差异化竞争策略,甚至动摇了整个传统豪车市场“高价即高端”的底层逻辑。
小米汽车能如此挥舞屠龙刀,其核心在于: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时代,工业化效率、用户思维和技术普惠正在重构豪华车的定义。
第二章 以弱胜强:大卫对战歌利亚,30年河西,30年河东,莫欺少年穷!
《圣经》中有个经典的故事,大卫对战歌利亚。
那巨人披着铁甲,提着铜戟,立在阵前,仿佛一座山。四围的看客们屏息仰视,暗叹这世间的强弱原是铁打的规矩。却见一牧童拎着弹弓走来,不拜神佛,不惧威名,只将一粒石子填入皮囊。
众人哄笑:这孩童大抵是疯了的!
然而弓弦响处,石子破空,竟穿透那铁幕般的盔甲——原来歌利亚的威仪,不过是一层绣金的壳,内里早被傲慢蛀空了。那巨人轰然倒下时,看客们方知这世上的庞然大物,原不过是纸糊的灯笼,禁不得半点星火。
《圣经》中牧童大卫以投石弹弓智胜巨人歌利亚,成就了以弱胜强的经典隐喻。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弱者以创新策略颠覆强者的权力逻辑。正如小米SU7 Ultra挑战传统豪车品牌的案例,正是这一寓言的现代商业演绎,其启示远超汽车行业,直指所有领域的竞争本质:
首先,是颠覆性规则:打破“资源决定论”的幻觉。
传统豪车品牌(歌利亚)依赖历史积淀、品牌光环、高溢价模式,默认“资源=霸权”。但大卫(小米)用新规则重构战场: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生态化取代机械性能,工业化效率取代手工溢价,用户思维取代品牌叙事。
正如特斯拉在创立之处就用软件定义汽车,让BBA的发动机技术沦为“旧时代的遗产”;Netflix用流媒体颠覆好莱坞的影院霸权;
说到底,规则制定者才是真正的赢家,而非资源占有者。
其次,小米汽车SU7 Ultra这把屠龙刀刀法十分精湛,就像大卫精准攻击了巨人对手的“认知盲区”。
传统豪车沉迷于“奢华符号”(如手工皮具、限量标签),却忽视新一代用户对“科技平权”和“体验价值”的渴求。小米用“满配豪车卖半价”的极致性价比,直击对手利润最丰厚的市场腹地。
正如拼多多避开一线城市,用“下沉市场+社交裂变”围攻阿里、京东;大疆在巨头忽视的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建立帝国;
不要惧怕看起来比你强大的巨头,要知道,巨头的优势往往隐藏其致命弱点(如高利润依赖症、路径惯性造成的战略战术上的路径依赖)。
再次,是杠杆效应:用生态优势放大单点突破。
大卫有弹弓,而小米有“人车家全生态”,这是新时代的致命武器。SU7 Ultra不仅是车,更是小米手机、智能家居、AIoT的超级终端,这种联动价值传统车企无法复制。
正如苹果用iOS生态绑定硬件,让诺基亚的硬件优势失效;亚马逊用AWS云计算反哺电商,形成飞轮效应;
现在市面上很多策划人过度强调“爆品战略”,把爆品当做战略一样去重视,其实是缺乏长远战略眼光的体现。爆品之后呢?典型的顾头不顾腚,只求一时爽,过把瘾就死。用“爆品策划案”忽悠心急的客户付了策划费,哪管身后洪水滔天?
对于现代商业社会而言,早就没有什么“一招鲜吃遍天”的好事了,你能做的东西,对手也能做,无非是时间、资源、意愿的问题。
单一产品可被超越,系统级生态才是真正的战略护城河。
再者,是用户共谋:让消费者成为“起义军”。
雷军通过“对标保时捷”“致敬特斯拉”的话术,将用户转化为“挑战豪强”的共情者。SU7 Ultra的传播本质是一场用户参与的“符号革命”,瓦解传统豪车的“身份政治”。
正如元气森林用“0糖卡”绑定年轻人健康焦虑,对抗可口可乐;特斯拉车主自发成为品牌布道者;
最高明的竞争是让对手输掉人心,就像雷军自己所言:“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,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!”
然后,是速度革命:用迭代效率碾压巨头惯性。
歌利亚的铠甲:传统车企开发周期长达5-7年,而小米从官宣造车到SU7交付仅用3年,软件功能甚至支持上市后持续OTA升级。这种“数字原生企业”的速度,让笨重的巨头难以招架。
正如Shein用实时数据驱动设计,碾压ZARA的供应链,要知道ZARA当年做到7天已经是奇迹了,后来居上的shein把周期压缩到了2.5天;OpenAI通过快速迭代让谷歌陷入被动,而梁文峰deepseek的横空出世,让英伟达、OpenAI等一众欧美AI公司陷入了被动。
可见,现代商战的胜负手,已从“规模之战”变为“速度之战”。
歌利亚的失败并非因为弱小,而是对“权力来源”的误判——当豪车品牌还在标榜百年历史时,小米已用“智能体验+生态价值”重新定义豪华;当传统巨头追求高毛利时,颠覆者用规模效应摧毁其利润根基。
任何行业的“歌利亚”都应警惕:今天的霸权,可能只是下一个大卫的靶心。
第三章 边缘价值:今天你对他爱答不理,明天他让你高攀不起!
华为任正非曾经这样形容过他们华为的用人理念,华为的热血男儿要“一贫如洗,胸怀大志”。华为不看好养尊处优的二代们,反而更重视初审贫寒的小镇做题家呢?这些孩子,可都是边缘人才啊!
根本原因在于,贫家子弟因为穷过,且穷得彻彻底底,他们更珍惜高薪酬。因为志向远大,他们更愿意相信公司的伟大愿景(画饼),从而激发出可怕的变革动力!
我们策划这行业也是,主流的经营门道是攀着一条条行业线,守着一道道行业客户。这样做糊口没问题,但要想成就伟大作品、伟大创意、伟大方法论,就是妄想了。
深耕某行业客户的策划,看似专注,实则钻牛角尖。长期浸泡在高度雷同的信息中,脑子成了一潭死水。不断重复的知识、认识、工具、方法……在“近亲繁殖”。就像宠物近亲繁殖那样,看似血统纯正,其实隐患重重。
我的读者们,多为中国企业家群体,再次我推荐一本书《创新者的窘境》和一部电影《教宗的承继》。
我做策划的初心,守护策划咨询界的良心。任何人开创一份事业,都要扪心自问为什么出发?我见到太多中国的品牌厂商在营销战略方面缺乏理论和方法,造成巨大的时间金钱浪费,痛心疾首。见到太多策划咨询同行拿着或陈旧或时髦的说辞鼓动客户签约,但并不认真为客户服务。
真正的策划咨询,该是怎样的?策划咨询这行就像是企业的医生,医生怎能只盯着钱包,不关注患者的问题?我决定守护策划咨询界的良心,将客户的利益将在第一位。
我坚持服务第一,盈利是顺带的结果。金主爸爸OR衣食父母?一字见心,字如其人。咨询机构将盈利放在第一位是可耻的,因为成就客户才是成就自己的唯一途径。
说真话,办实事,这是誓死捍卫的理念。随时准备被逐出局,每天都当做最后一天。
说真话,哪怕客户威胁结束合作,也直言不讳。
办实事,谋划十件事,不如扎扎实实办好一件事。
这么多年来,我坚持“不投标比稿,不涉灰色地带,不谈业绩分成”的价值观 。
不投标比稿。竞逐新客户是对老客户的不尊重和伤害。充分研究才有真知灼见,合作之前的创意和结论都欠考虑。
不涉灰色地带。心正则箭正。策划是金科的终身事业,拒绝任何诱惑动摇本心,不给金字招牌抹黑。
不谈业绩分成。2分靠指路,8分靠走路。客户任何成果,至少80%功劳都在企业自身,咨询方不该有非分之想。
结束语
近年来,对于传统国学,我多了一份敬畏。比较有心得的一句话是:“财不入急门”。
一是不要急于成交。营销让销售变得多余,品牌让营销变得多余。
二是不要急于交付。慢工出细活,急工出烂活,不紧不慢出行活。
三是不要急于宣传。品牌口口口,口碑传播。客户一句,顶你一万句。
沉得住气,方能成大器!雷军就很沉得住气,做事情不急不躁,稳中有序。小米手机的“青春”(屌丝)形象,小米汽车的初生牛犊气魄,让很多人忽略了雷军不是屌丝,更不是初生牛犊。雷军,是一个白手起家,缔造了一家世界500强的世界级企业家!
雷军的“沉得住气”并非偶然,而是技术、资本、市场、供应链和用户运营等多维优势的综合体现。其核心逻辑在于:以长期技术投入构建护城河,以用户思维重构市场规则,以资本实力抵御短期波动,最终在智能化与电动化变革中占据先机。
正如他所说:“高端化是必须走的路,不怕损失、不怕牺牲”,这种战略耐心正是小米汽车“猝不及防的成功”背后的深层支撑。
小米汽车凭借三年超百亿研发投入、3400名工程师的底层技术正向突破,以及“人车家全生态”的智能化布局,在2024年实现全球销量跃居前列、智驾里程破亿公里的爆发式增长,印证了雷军“十倍投入,首战即决战”的战略决心!
企业管理、战略管理、企业文化、品牌营销、品牌战略、市场营销、战略定位、管理咨询、管理定律、广告、管理学奖、管理决策、公共关系、创新、创业、公司治理、管理伦理、流程管理、目标管理、品牌管理、企业管理、企业文化、产品、顾客管理、企业营销观念、渠道管理、市场研究公司、商业模式、市场预测、商品陈列方法、市场营销战略、市场调研、市场定位、市场分析、市场细分、销售管理、营销理论、营销术语、营销工具、营销决策、营销案例、营销模式、营销环境、营销文化、营销系统、营销类型、营销策划、营销组织直销。
金科金句第66期2025年03月11日 明日植树节
导演系毕业,很可能没戏导,先演戏,看别人导戏;表演系毕业,很可能没戏演,先等着,看别人演戏。
大公司让人羡慕,伟大的公司受人尊敬。
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短视频是人类堕落的滑滑梯。
常在湖畔走,哪能不踩泥?
【够笨,人更笨】常看到有狗主人嫌狗太笨,听不懂他的话。这不是狗太笨,而是人太笨。狗就是狗,它不可能像人那样通晓人类的语言,对狗要求这么高,是主人的问题。
有了一家企业,就敢称企业家了,企业家是那么好当的?
【粮食和蔬菜,的价格】关心粮食和蔬菜,这是脱俗的生活;关心粮食和蔬菜的价格,这是通俗的生活。
【营销宣传的海市蜃楼陷阱】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,在营销推广上很容易陷入海市蜃楼的陷阱里,追求一些所谓“高大上”、很华美、很诱人,但让人云里雾里、找不到北的宣传内容,这对于品牌的打造、销售的推动百害而无一益,纯粹劳民伤财。也许负责人会说,别的大企业也这么做啊!可是你注意看,这些大企业在创业期、发展期宣传工作可是很接地气的,这是他们成功的真正原因。他们靠这些积累了家底,在衰落期胡闹却不会马上死掉。虽然外表看起来很“兴旺”,其实核心已经烂掉了,外强中干。企业家啊企业家,开国皇帝的朴素高效不学,非要学亡国之君的奢靡华丽?何苦呢?
【少想,多思考】越想脑子越乱,越思考脑子越清晰。想的越多,烦恼越多。思考越多,思路越多。
近视多少度数最好?没有度数最好。